韶关马坝人遗址攻略,韶关马坝人遗址地图位置,韶关马坝人遗址导游词,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韶关马坝人遗址简介
马坝人遗址(包含石峡遗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处的狮子岩,是两座石灰岩孤峰,远看像伏地的狮子(北山为狮头,南山为狮尾)。山中拥有纵横交错的溶洞。1958年马坝公社的农民在狮子岩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采挖洞内的堆积作肥料时,在的一条裂隙发现古人类头骨化石和古脊椎动物化石,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于是命名为马坝人。马坝人的脑容量估计超过北京人,又具有智人的进步性质。分类上归于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转变为早期智人这一重要环节的代表。
韶关马坝人遗址
马坝人头骨化石是目前华南地区唯一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马坝人遗址至今尚未发现有文化遗物。马坝人的发现,有助于研究古人类在粤北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也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过程提供了宝贵材料。既扩大中国远古人类分布范围,还填补了岭南地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空白。
1973年,在狮子岩狮头山与狮尾山之间又发现了为新石器时代遗址。也就是石峡遗址,遗址内有4个不同时期的考学文化堆积层:
距今约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距今约5000—4000年被命名为“石峡文化”的新石器晚期文化层; 是距今约3800—3100年的早期青铜文化层; 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相当的晚期青铜文化层。 石峡遗址内发现有柱洞、灰坑、陶窑等遗存,被清理的公共墓葬有一百多座,并出土有石器、陶器及玉器等。
韶关马坝人遗址地理位置
马坝人遗址坐落在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位于曲江县县城西南1.5公里处,距韶关市区18公里,是两座石炭纪石灰岩孤峰,远观如狮伏地,头低尾高。山中溶洞纵横交错,上下相通,底层终年积水,水清且洌。
1958年在狮头山北面第二层溶洞中的一条裂隙发现人类头骨化石,粘接后,计有额骨和部分顶骨,右眼眶及鼻骨的部分,经有关专家鉴定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化石。 马坝人的发现,对研究古人类在这一地区的活动和当时的地理气候及生态环境都有很大帮助,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演化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61年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韶关马坝人遗址遗址风景
马坝人遗址风景秀丽,湖光山色,前后山均发育有无数石灰岩溶洞,洞内石笋、石幔、石柱千姿百态各具奇趣,山中有洞,洞中有湖,洞中湖幽深曲折,畅湖其间别有一番探险情趣,游览马坝人遗址,既可饱览山之险,洞之奇,水之秀,又能从中丰富你的历史文物知识,阐发思古之幽情,实在是游乐休闲的好去处。
马坝人遗址位是闻名中外的“马坝人”、“石峡文化”遗址所在地。马坝人遗址所处的狮子岩,由南北并列一高一矮两座玲珑秀丽的石灰岩孤峰构成,由北遥望如卧狮酣睡,由南远眺则如雄狮起舞,因而得名狮子名,岩内洞穴纵横,洞中套洞,穴中有穴,遍布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等。狮子岩以出土“马坝人”头盖骨和“石峡文化”遗址而蜚声中外。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一种古人类型,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在银岩内塑造了12万年前马坝人的生活群像,在桂花岩内再现了四五千年前马坝新人生活群像,洞外有多种游乐设施,有仿古式的“野烤洞”和“狩猎冲”,可乘仍古独木舟游洞中湖。景区内还建一座大型的马坝人博物馆和张九龄纪念馆,目前,狮子岩已经成为一个具有科学普及性和娱乐性的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