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高达2米。小枝有棱角,不孕枝常无毛,花枝被柔毛。冬芽具2枚外露鳞片,无毛或幼时微具柔毛。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尖或稍纯,基部楔形,全缘或不孕枝叶先端有数个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6毫米,无毛或幼时疏被柔毛。复伞房花序着生侧生小枝顶端,径3-5厘米,密被柔毛。花梗长5-9毫米;苞片线形;花径5-7毫米:萼筒钟状,被柔毛,萼片三角形,近无毛:花瓣宽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微凹或钝圆,长2-3.5毫米,白色;雄蕊18-20,约与花瓣等长:花盘环状,有不规则厚裂片:花柱短于雄蕊。朞莢果直立,合拢成圆筒状,密被柔毛,宿存花柱顶生背部,外倾开展,宿存萼片直立。花期5-6月,果期7-9月。
中文学名:毛果绣线菊
拉丁学名:SpiraeatrichocarpaNakai
拼音:maoguoxiuxianju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绣线菊属
1、形态特征
株:灌木,高达2米。
枝:冬芽具2枚外露鳞片,无毛或幼时微具柔毛。
叶: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尖或稍纯,基部楔形,全缘或不孕枝叶先端有数个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6毫米,无毛或幼时疏被柔毛。
花:小枝有棱角,不孕枝常无毛,花枝被柔毛。复伞房花序着生侧生小枝顶端,径3-5厘米,密被柔毛。花梗长5-9毫米;苞片线形;花径5-7毫米:萼筒钟状,被柔毛,萼片三角形,近无毛:花瓣宽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微凹或钝圆,长2-3.5毫米,白色;雄蕊18-20,约与花瓣等长:花盘环状,有不规则厚裂片:花柱短于雄蕊。
灌木,高达2米。小枝有棱角,不孕枝常无毛,花枝被柔毛。冬芽具2枚外露鳞片,无毛或幼时微具柔毛。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先端尖或稍纯,基部楔形,全缘或不孕枝叶先端有数个锯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6毫米,无毛或幼时疏被柔毛。复伞房花序着生侧生小枝顶端,径3-5厘米,密被柔毛。花梗长5-9毫米;苞片线形;花径5-7毫米:萼筒钟状,被柔毛,萼片三角形,近无毛:花瓣宽倒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微凹或钝圆,长2-3.5毫米,白色;雄蕊18-20,约与花瓣等长:花盘环状,有不规则厚裂片:花柱短于雄蕊。朞莢果直立,合拢成圆筒状,密被柔毛,宿存花柱顶生背部,外倾开展,宿存萼片直立。花期5-6月,果期7-9月。
2、产地分布
分布:朝鲜半岛北部
产地:吉林中部、辽宁东南部、内蒙古东北部及山西南部
生境:溪边林中;北方城市常栽培供观赏
3、分类文献
SpiraeatrichocarpaNakaiinJourn.Coll.Sci.Univ.Tokyo26(1):173.1909&31:472.1911&Fl.Sylv.Kor.4:23.t.12.1916;刘慎谔等,东北木本植物图志279.图版98:187.1955.